今年,由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出現,涂料行業的下游應用行業如家具、建筑、汽車、工業和基礎設施等受到非常大的沖擊,涂料銷售市場在2月份以來急劇下滑。日前,《廣東省涂料行業復工復產調研報告》顯示,許多涂料企業都預期今年市場情況會比較困難。經歷疫情,預計人們將更注重環境和個人衛生,具有抗菌、抗病毒、凈化空氣性能的涂料會得到重視,筆者在2月中旬至3月初已經接受到多家應用工廠有關抗菌涂料和抗菌劑的應用咨詢,因此預計抗菌涂料今年將會出現階段性的市場增長。
抗菌涂料主要的作用成分是抗菌劑,抗菌劑對細菌、真菌及副流感病毒等具有殺滅特性,作用機理主要包括:破壞細胞結構、阻止有絲分離、影響新陳代謝、形成金屬螯合物、阻礙類酯的合成等。目前抗菌涂料一般分為添加型抗菌涂料和結構性抗菌涂料。傳統的抗菌涂料為添加型抗菌涂料,是通過添加具有抗菌功能并能在涂膜中穩定存在的抗菌劑,經一定的工藝加工,制成具有抗菌功能的涂料。結構型抗菌涂料是將具有抗菌性能的基團通過一定的化學反應,通過化學鍵將抗菌基團連接在基料高分子上,以此高分子樹脂基料制得抗菌涂料。構型抗菌涂料比傳統的添加型抗菌涂料具有安全性高、抗菌穩定、持久等一系列優點,結構型抗菌涂料的開發是今后抗菌涂料發展的主要趨勢。
抗菌涂料的種類
抗菌涂料中所使用的抗菌劑可分為天然抗菌劑、無機抗菌劑、有機抗菌劑及復合抗菌劑四大類:
1. 天然抗菌劑是從某些動植物體中提取的具有抗菌活性的生物活性物質,最常用的為殼聚糖及其衍生物。
2. 無機抗菌劑主要包括含金屬離子類抗菌劑和光催化金屬氧化物類抗菌劑兩類:金屬離子類抗菌劑主要是利用Ag+、Cu2+、Zn2+和Ti4+等本身的抗菌能力,通過物理吸附或離子交換等方法,將其固定在沸石、硅膠、磷酸鹽、羥基磷灰石、可溶性玻璃等多孔材料中制成緩釋型抗菌劑,然后將其加入到光催化金屬氧化物類抗菌劑主要利用納米TiO2和納米ZnO等發生光催化作用產生的強氧化性物質使微生物細胞組織失去活性。
3. 有機抗菌劑包括低分子有機抗菌劑如鹵化物、有機錫、異噻唑、季銨鹽、醛類化合物、咪唑酮、金屬吡啶鹽等和高分子有機抗菌劑如高分子季銨鹽、季膦鹽等。
4. 復合抗菌劑由不同抗菌劑之間按特定的組成和配比得到,具有抗菌的協同作用及相加作用,消除抵消作用,發揮出比單一抗菌劑高效的效果。如?;吝蜻cNi+、Cu2+、Co2+、Zn2+合成的配合物是一種有機無機復合抗菌劑,具有抗菌增效特性。
抗菌涂料性能檢測標準
目前我國對抗菌涂料性能的檢測標準主要有國家標準GB/T 21866-2008《抗菌涂料(漆膜)抗菌性測定法和抗菌效果》和行業標準HG/T 3950-2007《抗菌涂料》。GB/T 21866-2008和HG/T 3950-2007在抗細菌性能方面的測試方法一致,涂膜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埃希氏菌的殺滅率均達99%以上為抗菌I級性能;在抗菌耐久性能方面是將涂膜在距離30W,波長253.7nm的紫外燈0.8-1.0米距離下照射100小時后再進行抗細菌性能測試,對上述兩種細菌殺滅率達95%以上為抗菌耐久性I級性能。兩個標準的不同是HG/T 3950-2007多了對黑曲霉、土曲霉、宛氏擬青霉、繩狀青霉、出芽短梗酶和球毛殼6種霉菌的抗霉菌性能和抗霉菌耐久性能測試,均要求達到0級生長,才被判定為I級性能。在標準方面,筆者也接觸到行業的相關咨詢,對抗細菌和抗霉菌耐久性能的測試,通過將涂膜在紫外燈下照射100小時能否反映出涂膜在實際應用中受到磨損和氣候等作用條件下的狀況。這個咨詢或許需要我們進一步考慮如何完善涂料抗菌防霉的耐久性評價,使其能更接近抗菌涂料實際應用過程中的抗菌耐久性能。
新冠疫情的發生,讓我們看到環境中的微生物包括病毒、細菌、霉菌、真菌等對人類的健康和生活影響有多大。期望涂料行業研發進一步提高技術,推出更高性能的殺滅環境中的有害微生物的抗菌抗病毒涂料。